一、机构简介
数智化教育专委会是隶属于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的分支机构,肩负着推动数智化时代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创新发展的重任。
数智化教育专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契合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秉持“立足人生科学视角,数智赋能教育创新,协同共建终身学习社会”的核心理念,从 “人生科学” 的高度出发,对人工智能时代家庭、学校、社会面临的教育核心痛点进行系统性洞察与精准破解。
数智化教育专委会定位为“教育数智化创新引领者” 与 “家校社协同共育与产学研协同发展平台构建者”,聚焦 “人生科学视角下的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与专业指导优势,依托 “课题立项研究、专题学术交流、区域专项服务、学校示范培育、专业人才培训、团体标准研制、经验总结推广” 等多元渠道与方式,高效开展高质量活动与服务。
专委会积极吸纳并团结全国各地怀揣共同愿景的各类院校、中小学、幼儿园、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区域教研科研培训机构、数字化与人工智能领域科研院所、数智化教育服务企业以及教育传媒,致力于打造一个融合家庭、学校、社会、产业、学术力量的家校社协同共育与产学研协同发展创新平台,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源自人生科学视角的创新活力,全力推动教育事业在数智化时代迈向新高度。
二、业务宗旨
专委会以“立足人生科学视角,数智赋能教育创新,协同共建终身学习社会”为核心理念,致力于:
落实国家战略:成为推动教育体系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关键力量。
破解时代难题:从“人生科学”的高度,系统分析并破解人工智能时代下家庭、学校、社会面临的教育核心痛点(如人才培养目标重塑、思维发展保护、生涯规划引导等),探索数智化教育的底层逻辑。
构建协同平台:打造融汇家庭、学校、社会、产业、学术力量的家校社协同共育与产学研协同发展创新平台,打破壁垒,跨界融合,推动原创性理论、方法与实践创新。
三、负责人
理事长:余胜泉
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副理事长:陈玲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融合应用实验室主任,副教授。研究领域: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技术促进语言学习、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深入中小学一线开展教育信息化相关研究十余年,开展各种专题培训、案例指导、网络教研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着丰富经验及深入理解。
秘书长:杨琰华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数智赋能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项目主任,清华大学商业模式研究中心合作讲师。研究领域:创新创业、数智化教育、PBL项目式学习。出版著作:中信出版社《单点突破》(2017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创新创业基础》(2021年)。